“风流成性”这四个字,与“西门庆”这三个字可以说是绑在一起。
(资料图片)
对很多人来说,了解西门庆更多的是知道他与潘金莲的勾当,毕竟《水浒传》作为明清四大名著之一,其中天伤星武松为兄武大郎报仇,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。
不过,真正要了解西门庆,其实还有一本书需要去了解,这本书,叫《金瓶梅》。
《金瓶梅》作为一本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,讲的是围绕在西门庆身边,包括他的家世、女人、狐朋狗友等的故事。
这篇小说里主要讲的还是西门庆与三个女人:潘金莲、李瓶儿、庞春梅三人之间的故事。
那么这时候就有了一个问题:为何西门庆勾搭的都是有夫之妇?西门庆不对黄花闺女感兴趣?
这要从多角度来分析西门庆的性格、需求。
奇书《金瓶梅》、西门庆勾搭潘金莲
在对《金瓶梅》的介绍中,学界普遍认为这本书成书于《水浒传》之后,而《金瓶梅》的故事也是从《水浒传》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。
而故事发生的时间,就是武松担任官职,被知县派去东京办公,而西门庆则勾搭潘金莲,毒死武大郎开始。
西门庆本是落魄财主出身,家中的妻室因病早逝,这无疑让西门庆在家中的角色得不到扮演。
要说这西门庆聪明倒也确实,经商子弟出身的他非常懂得巴结强权,依靠美貌和花言巧语讨好清河县左卫千户的女儿吴月娘。
经过一番情真意切,西门庆顺利娶了吴月娘,这也让他傍上了左卫千户这条线。
西门庆在清河县开了几家药铺,在那个时代背景下,“士农工商”,开设店铺的西门庆社会地位其实很低,与官职的武松根本没法比。
可是西门庆的头脑好,而当时经商获利很高,他又懂得与清河县县令交往,打好关系。
这让西门庆的生意非常好,很快就有了一定身家。
而吴月娘虽然娘家够硬,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,女子讲究“三从四德”,吴月娘从不会过问西门庆在外的事。
这也给足了西门庆自由,西门庆很快就结交了一群狐朋狗友,还美其名曰“十兄弟”。
他们“招摇过市,帮嫖贴食”,四处寻花问柳。
如此,才有了与潘金莲的私通。
在许多影视剧情节中,那是西门庆与“十兄弟”闻说“三寸金莲”的美艳,在当时畸形审美下,潘金莲的“三寸金莲”摇曳生姿,着实在当地闻名。
偏偏嫁的是一个“三寸丁”武大郎,这不免让人有点“鲜花插在牛粪上”的感觉。
这一天,西门庆在狐朋狗友的陪伴下来到武大郎家附近,恰巧遇到潘金莲开窗,把手中的竹竿给掉了下去,正巧砸到了西门庆。
西门庆抬头一看,两人就这样对上了眼。
在书中,作者以西门庆的视角写了潘金莲“美貌妖娆妇人”的勾人外在,而潘金莲虽是妇人,却也为西门庆所着迷。
随后,就是两人经王婆掩护,私通的过程。
从这段经历,西门庆逐渐变成喜欢勾搭“有夫之妇”,从前的他虽然寻花问柳,但多的是妓院中的风尘女子。
而潘金莲虽然行为上与风尘女子无异,可在身份上她却是武大郎的妻子,是明媒正娶的妻室。
与李瓶儿私通、西门庆“朋友妻也要欺”
西门庆把潘金莲娶过门。
不过作为一个风流成性的“大官人”,西门庆怎会乐意就守着潘金莲这样的人过日子?
很快,他就收到了李瓶儿的暗送秋波。
要说这李瓶儿也是个可怜之人,她本是梁中书府上的小妾,梁中书因为贪污被李逵杀入府中。
李逵倒也仗义,并没有残害其他家人,李瓶儿就这样成了“遗孀”。
不过,当时她的身份是妾,并不是什么正室,对于那个时代,这样的妇女生活是没有保障的,很快,她就被花太监找上门。
花太监早年间就曾见过李瓶儿,不过当时李瓶儿是梁中书的妾,他一个花太监自然是不能染指的。
但梁中书死后,花太监就找到了李瓶儿,美其名曰是为自己的侄儿花子虚讨一门婚事,实际上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欲。
后来花太监因病辞“官”返乡,回到清河县,就住在西门府的旁边。
花子虚带着李瓶儿也住在这里,花太监死后,所有财产就都给了花子虚所有。
但这花子虚花天酒地,让李瓶儿闺中寂寞,在西门庆的不断勾引下,李瓶儿也选择了“互通”。
西门庆与李瓶儿第一次相见距离很远,当时西门庆只是以西见到李瓶儿的身姿和容貌,其余不详。
第二次见面,西门庆就“不觉魂飞天外,忙向前深深作揖”。
从这时起,西门庆就不再管什么“朋友妻不可欺”了,他与花子虚都是喜欢寻欢作乐之辈,可有所图的西门庆把自己伪装成一个“正人君子”。
他约花子虚出去喝酒,把花子虚灌醉后再送花子虚回家,以此与李瓶儿见面。
开始时李瓶儿并未察觉,只是叮嘱西门庆:
“看奴之面,劝他早些回家。”
西门庆称是,结果转头又灌醉花子虚,一连几次,也就与李瓶儿见了几次面,说了几次话。
这时,李瓶儿也察觉到西门庆的意思,书中关于这一段很是隐晦,只是通过李瓶儿恳求西门庆“劝劝”经常不回家的丈夫。
这些话让西门庆察觉到李瓶儿“夫妻不和”,“花子虚经常在外,闺中寂寞”,更深层的意思就是要西门庆经常来家里走动了。
这些,深谙其中道理的西门庆自然明白,很快他就趁着花子虚不在的时候与李瓶儿私通。
当时的李瓶儿更多的是在“性”这件事上与西门庆有联系,可次数多了,她就对西门庆产生了依赖。
如此,当花子虚深陷官府遗产风云中,李瓶儿就开始把家中的财产送到西门庆,并开始与西门庆的妻妾后面互称“姐妹”。
李瓶儿对西门庆有了感情,那西门庆呢?
娶妻娶财、西门庆对金钱的追求
其实,西门庆对李瓶儿这段关系只是当作艳遇,毕竟在此之前他就与众多女子有了关系。
可是当李瓶儿把花家的财产转移到西门家,他就动了更多歪心思。
在他看来,李瓶儿生得美艳,又温顺依人,满足了西门庆对“性”的追求,而如今又可以带着财产来当他的妾,这如何不让西门庆动心?
于是,他效仿与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故事,与李瓶儿勾搭,成功气死了病中的花子虚。
书中关于这段故事的描述,可谓极尽荒诞与黑暗,而这似乎也预示着西门大官人也会如此而亡。
李瓶儿带着“嫁妆”而来,让西门庆一下子更加富有,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。
就在李瓶儿刚到西门家时,西门庆也忙着打官司,在这一时期,一个叫蒋竹山的太医挑唆李瓶儿。
鬼使神差下李瓶儿选择嫁给蒋竹山,还拿自己的“嫁妆”给蒋竹山开药铺。
后来西门庆回家,曾气得要吊死李瓶儿,而他如此生气,不是因为李瓶儿毁掉与自己的婚约另嫁他人,而是因为李瓶儿给钱让蒋竹山开店。
而且蒋竹山开的还是药店,这不正是在跟自己抢生意?
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西门庆才要“吊死”李瓶儿。
当然,当时蒋竹山窝囊,很快就让西门庆赶跑,李瓶儿也正式加入西门家,至于那两家药店也姓了“西门”,成了西门庆财产的一部分。
其实从这一段,我们可以看出西门庆并不是一个“下半身支配”的动物,他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明确。
他娶吴月娘,是为了与官府傍上关系,娶孟玉楼时,就是为了她的钱。
孟玉楼带着“一分好钱和两张南京拨步床、头面衣服···”,这些无疑才是让西门庆心动的东西。
毕竟,孟玉楼委托的薛媒婆来给孟玉楼说亲的时候,西门庆还未了解孟玉楼的年龄相貌,只是知道了对方“客观的资产”,就当场决定下聘。
在他看来,婚姻不过是一种敛财手段,而且这种手段来钱更快。
有学者在剖析西门庆的性格时,认为钱是西门庆活着的寄托。
毕竟,西门庆的官是买来的,他的酒肉朋友也是跟着他玩乐出来的,毒死武大郎也是用钱与县令摆平的···
有了钱,他就开绒线铺、放高利贷;有了钱,他就可以与官府勾结,靠权保财。
而西门庆也确实是这样做的,他用钱给蔡京送礼,因此谋得山东提刑所理刑副千户,后来还拜了蔡京为干爹,又在干爹的带领下进宫见了皇帝。
可以说,西门庆的人生是很逍遥的,钱、权、女人,他都有,而且很多。
但就是这样,西门庆却始终不曾碰过黄花闺女。
是因为不喜欢吗?其实不是,更多的是因为不敢。
古代礼教下的社会、西门庆暴毙而亡
黄花闺女这个称呼,一般认为是因为女子喜欢“贴黄花”,而黄颜色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,是尊贵的象征。
古代平民百姓不允许使用黄色制成的衣物、用具、房屋,但女子却被允许使用黄颜色颜料涂抹各种花纹,比如《木兰辞》中就有“对镜贴花黄”的说法
此外,“黄花”又指菊花,古人喜欢咏物,在古人眼中,菊花能傲霜耐寒,一年四季都有花季时期,因此常常用菊花比喻人有节操。
“黄花”用来女子,寓意这个女子有节操,如果还是“闺女”,则表示这个女子还未成婚。
古代女子“在家从父”,而且宋朝时期的礼教森严,未嫁妇女不允许随便外出,只有在某些大型节日才被允许。
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“裹足”这个陋习,这个陋习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宋朝。
古人认为女子脚小是美,而且脚小的话就不能走大步,增添美感,而且也让女子不能经常外出。
这其实与阿拉伯地区女子浑身缠满头巾相似,就是为了避免接触。
在许多古书中,女子一旦与异性接触,是需要成婚的,始终不需要肌肤之前,有时候仅仅看一眼也要负责。
这样的礼教下,西门庆这位出了名的“大官人”自然很难接触到黄花闺女。
而且,他也不敢做出强抢黄花闺女的事情。
他本是商人,在那个时代商人地位低下,比农还要低,古代敢于调戏黄花闺女的,要么是土匪恶霸这种不受官府管的,要么是大权在手的“士”。
明朝时期,就有一位恶少玷污了黄花闺女,结果家里散尽家财,都未能保住这位恶少的命。
这可不是西门庆去求县令就可以解决的事情,而是整个社会风气如此,西门庆胆子再大也不敢踏出这一步。
当然,私通有夫之妇这种事情也不被允许,不过与玷污黄花闺女比起来,有夫之妇自然就不算什么,更何况西门庆很多时候玷污的是妾。
其实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上文提到的钱。
西门庆这个商人唯利是图,即使是婚姻他也要讲究利益。
黄花闺女待字闺中,自然没有什么财产,连供给都要父兄提供,又如何能像孟玉楼、李瓶儿这样的有夫之妇呢?
这一点,也是西门庆不愿去招惹黄花闺女的原因。
都说要让一个人灭亡,必先让他疯狂。
西门庆一生与众多女子有染,更是残害了诸多无辜性命,但他却一直“扶摇直上”,甚至朝见天子。
而就在他纵情声色时,却也因为这而亡。
在西门庆33岁时,他因为纵欲过度,被潘金莲灌下过量药物,暴毙而亡,死在了享乐中。
当然,这里说的一直都是《金瓶梅》的结局,在《水浒传》中,西门庆是被武松打死于狮子楼。
不管怎样讲,西门庆这个名字,即使过了千年之久,也依旧遭人唾弃。
从小说想要表达的价值观来看,《金瓶梅》无疑是成功的。